首页 > 专利战略 > 企业专利战略要点(二):实现专利战略的两大问题之一:找对人

企业专利战略要点(二):实现专利战略的两大问题之一:找对人

发表于2012年10月23日;阅读 15 次

 

 

一、如何实现企业专利战略

 

上述4件事,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国内做专利战略最成功的企业是湖南邱则有邱总的长沙巨星轻质建材有限公司。邱总在最近10年内申请了6000件发明专利,其中2000件授权,提起了120件专利诉讼,其中100件胜诉。全国各地均打过专利官司,基本控制了全国的市场份额。他本身就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依赖专利战略的成功,他的公司年产值25亿人民币。在其他人侵权时,他的产品从每米一块二降低到每米39,通过他一系列的诉讼之后,产品价格又从39回到了一块二。专利战略,成功地提高了行业价格,他以垄断获得了行业定价权,提高了产品利润率,又延长了产品的利润周期。

 

他的成功具有极为特殊的条件。

 

首先,他是研发人员出身,懂技术;

 

其次,他自己研究专利,懂专利,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专利战略;

 

第三,他是老板,他也懂市场销售;

 

第四,他是老板,有最终决定权。

 

原创发表于李银惠专利博客http://liyh.fyfz.cn,转载必须注明原创来源

 

原文链接:http://liyh.fyfz.cn/art/1052703.htm

 

绝大多数企业的现实情况是,老板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但老板本身不懂知识产权,他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好的,怎样做才是坏的。要求下属去做的话,下属依然不懂专利,不知道该怎么做;委托外部专利代理人或者律师完成的话,这些人对企业的技术和市场两方面没有深入的了解,水平也参差不齐,不可能做出来最符合企业发展情况的专利战略;培养企业内部的专利人才的话,没有合适的导师,企业自身是不可能自发培养出优秀的专利人才的。这些难题是所有中国企业的通病,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专利代理人才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全国总计只有1万多个有资格的专利代理人,据我观察,同时具有律师资格和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人全国绝对不会超过1000个,而这1000个人里面,既有专利代理人工作经验,又有律师工作经验的人,预计全国不会超过500个。

 

我觉得实现企业专利战略,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两个,第一个是找对人,第二个是专利布局。

 

二、如何实现企业专利战略,第一个问题是找对人。

 

面对这种情况,有心于建立完善的企业专利战略的企业务必记住:引进真正专业的专利战略人才是第一位的,如果企业条件限制无法引进,则信任专业的专利代理人处理自己的专利事务。人才是企业专利战略最重要的第一步。别妄想靠着自己内部的技术人员或者技术经理的一知半解就能够打造专利战略,企业内部一般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所以不可能自行培养出来合格的专利人才。

 

引进专业的专利代理人到企业内部,基本上不太可能,真正专业的专利人士,都已经在本行业做的很好了,收入不菲,不给高薪不可能进入企业内部做in-house。给自己开价在月薪2万以下的专利代理人,我觉得都没能力给企业做真正管用的专利战略。企业引进专利代理人才基本不可能实现,别看富士康、华为、中兴有多少企业内部专利代理人,你先把自己的企业做成富士康那么大,再去考虑引进富士康那么多的专利代理人。如果你的企业的规模有富士康的600分之一,就可以引进1个专业的专利代理人了。富士康营业额100亿美元,所以营收没上1亿人民币的企业,基本不可能引进专业的专利代理人。不是你拿不出来这么多工资,而是专业的专利代理人不会选择一个微小企业。

 

什么样的专利代理人,才是一个合格的专利战略人才?我觉得有两个硬性条件。

 

第一硬性条件是专利工作经验,专利申请、答复审查意见、专利复审和专利无效,必须都做过。很多入行在一两年的新人,局限在专利申请,连答复审查意见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很多代理机构,答审由专人负责,所以工作了很多年的专利代理人也没做过答审。复审和无效,这会筛选掉一大批人,全国1万个专利代理人的话,恐怕做过专利复审和无效的人,应该不超过一半。加上没有专利代理人资质,但有专利代理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比如有些律师,或者已经作为专利代理实际工作很多年,但就是考不过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人),可能也不会超过1万个。

 

我之所以认为这个条件很重要,是因为专利战略是一个整体,只懂得专利文件的撰写是根本不够的,没有经过无效程序的专利代理人,不可能对专利的有效性作出合理的把握,因此会影响专利的布局的稳定性。但由于这个条件会筛选掉太多的人,我认为这个条件的淡化版可以认定为:至少具有专利申请和答复审查意见的工作经验,而复审和无效程序没做过也行。

 

这一硬性条件告诉企业两个要点。

 

第一,专利战略靠的是人,而不是靠的某个代理公司。你选择引进或者委托专利代理人处理专利事务时,考虑的是实际为你做事的人,而不是某个专利代理公司是否强大,也不是专利代理公司的老板是否与你和善。有很多著名的专利代理公司,看起来很强大,但其老板是没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或者即便有专利代理人资格也不实际从事专利代理工作,主要工作早就变成了到处交朋友拉关系了。就我的工作经验来看,纵观全中国的专利代理机构,还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做出标准化的流程,保证每个专利代理人的服务水平相差不大。其实我觉得,专利代理这个服务业,制度流程只能保证某代理公司的服务水平不低于某个水准,但是不可能保证每个代理人都具有某个很高的水平。

 

第二,考察一个人的水平,其实就是看其以往的工作经验。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水平,完全不需要他讲,只要看看他的简历就知道了。比如,你看到一个专利代理人的简历是5年企业研发经验,考过了专利代理人资格,但入行专利代理却仅仅是1年之前,这种人不可能有什么专利战略的能力,甚至连专利战略的概念恐怕都还没有形成。或者,一个人一直在做律师,从来没有做过专利代理工作,但打过很多专利诉讼官司,甚至是专利官司打得非常出名,那也没用,如果连专利代理的基本工作都没有做过的人,无论在其他领域怎样知名,都不可能真正懂得什么专利战略。还有一些大学教授,博士博导,写过一些关于企业专利战略的书,大学教授的本职工作是研究本领域内的最前沿知识,他对各种书面知识是非常了解的,远远强过我这个实践人士,但我看这些教授写的关于专利战略的书后,我有收获,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教授完全不具有实施专利战略的能力。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专利战略只能靠专利代理人。

 

所以,某个公司要引进或者委托专业的专利代理人,必须考虑的是真正为你做事的专利代理人的工作经验,而且他的工作经验是必须包括了申请和答审,最好也做过复审和无效。

 

第二个硬性条件是要做过侵权诉讼。只做过专利代理业务,却没有做过专利诉讼的话,专利战略工作肯定是做不好的。

 

这一条,可以把很多律师选中,但可惜律师们绝大多数都根本不懂专利代理业务,还不如选择符合第一个硬性条件的专利代理人。这里必须告诫的是,千万不要把律师作为实施专利战略的选择对象,一个律师能否符合专利战略的要求,还是要看他的工作经验。比如我原本是专利代理人,没什么法律经验,但我非要考一个律师资格,考中之后也有机会做了一些专利诉讼案件,这才算是把我的专利战略的工作经验补全。由专利代理人入律师容易,由律师入专利代理人根本不可能。我认识的全部专利代理人和律师复合型人才,全都是由专利代理人改到律师的,没有一个是先做律师,后来做专利代理人的。因为专利代理业务难度大得多,但利润却比律师工作低得多,趋利避害之下,当然每个人都选择当律师,而不选择当专利代理人。我也同样如此,区别仅在于我对专利还是更有兴趣一些。

 

考虑个人特质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我是所有我认识的双证人士中,唯一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工学专业的。其它的双证人士,要么是本科理工专业,没有硕士学位,要么是本科理工,硕士法学。这也就意味着,专利战略偏重于技术,这是我的强项,做专业律师却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选择以专利战略作为我的事业,而不是选择以律师作为我的事业。

 

专利战略的目标,是依赖专利的手段,迫使别人把钱放到我的口袋。仅有专利却没有诉讼,中国企业一般不会乖乖地把钱掏出来,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不太相同,中国企业一般对于专利毫无敬畏之心,不见棺材不掉泪。欧美企业虽然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但至少有些敬畏之心。因此,专利诉讼工作是打造专利战略的过程中必然要做的,打官司可以聘请专门的律师来做,但如果在专利布局时没有充分预料到诉讼中可能发生的因素,会使自己的专利申请变得得不偿失。从这一点来说,引进或者委托的专利战略人才,必须同时具有专利诉讼经验。

 

假如专利代理人没有诉讼经验,写专利的时候就不知道要把方法专利故意写成新产品的制造方法,以便于在方法专利的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假如专利代理人没有诉讼经验,写专利的时候就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产品用实用新型好,有的产品用发明专利好,实用新型稳定性更高(创造性要求低,在无效宣告中对专利稳定性是有作用的),取证相对容易,发明专利无效宣告基本不会被中止诉讼,有利于节省诉讼时间。这些诉讼技巧,没有诉讼经验是不会应用在专利布局里面的。

 

原创发表于李银惠专利博客http://liyh.fyfz.cn,转载必须注明原创来源

 

原文链接:http://liyh.fyfz.cn/art/1052703.htm

 

  1.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1. 目前还没有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
您必须在 登录 后才能发布评论.
备案号: 粤ICP备120375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