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足够审判一个专利侵权案件,但三个月的时间不够立一个案。
当你在一个行业内足够久,你就会发现一些事情的变化,变化到底是好是坏,不好说。但我觉得,本来事情应该越变越好的,不应该越变越不知道好坏。
专利侵权案件里面,有一些问题,我虽然是个专利律师,其实也是法律的外行,一点都不懂法律,但是我有直觉,直觉告诉我,这里有问题。
第一个问题,三分钟足够审判一个专利侵权案件
三个审判员,①一个审判长,②一个主审法官,③一个人民陪审员。还有④一个法官助理,还有⑤一个书记员,还有⑥一个技术调查官。庭上总共就是这六个人的配置。人民陪审员兢兢业业地待在旁边,全程一句话没说。主审法官在实质性侵权判断的时候,也不出现,这个时候是技术调查官做调查。
审判长就神奇了,什么事情都做完了,大家一句话不说,不知道要干嘛。突然,审判长出现了,问:大家还有什么辩论意见?回答:没有。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签署笔录。退。总计三分钟,我掐了表的,15:56-15:59,总计三分钟。
直觉告诉我,无论什么时候,审判长、主审法官和人民陪审员,这三个人都应该全程在场的,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缺席。但是理性告诉我,我知道法官是非常忙的,说不定一年要审理上千个案件,少说也几百个,简单的案件让助理搞定,法官签个字走个过场就行了。
直觉和理性,谁对谁错?我无从回答。
但十几年前我清楚地记得,专利侵权案件的程序是很正常的。法官会从头到尾宣读是否要回避,是否听清法庭纪律。然后按部就班地被告陈述答辩意见。然后双方质证。然后法庭调查,法官问一些问题。然后双方辩论,挨个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我刚做律师的时候,经常因为车轱辘话反复说,被法官训斥,说过的话不要再说第二遍了。
现在的专利侵权案件的庭审程序变成这个样子?谁的过错?谁的原因?谁负责?
当然,这只是部分法院这个样子,不代表全中国所有审理专利侵权案件的法院都这样。
当然,这部分法院早就是这个样子了,也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庭审了,几年前就这样了啊。
我的疑问是,庭审中,审判长对案情这个完全不了解,是否符合法律程序?主审法官对专利的实质性技术侵权比对完全不了解,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至于他们庭后是否会看案卷呢?直觉告诉我,不可能看案卷,没时间看。
其实我完全理解法院和法官这么做,毫无疑问是被逼无奈。但法律职业共同体里面,有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庭审变成这样微不足道。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实质上审理专利侵权案件的人,根本就不是法官啊。
第二个问题,三个月的时间不够立一个案
十几年前,立案还是审核制,现场交了材料,立案法官会挑挑刺,比如少了个材料清单,比如授权委托书和营业执照谁放在前,谁放在后。然后当场就发了立案通知书,直接到旁边窗口就去缴费了。
后来有了网上的立案系统,提交了电子版之后,材料审核通过之后,发个短信过来,将纸件材料寄过去立案庭,就会收到邮寄过来的立案通知书和缴费通知书,然后银行转账缴费就行了,这案就立好了。
也不知道立案登记制是什么时候实行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立案登记制导致的后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纸质材料寄给法院之后,就变成了现在正在进行调解程序。
刚开始的时候,调解员也是一些资深律师,后来不是律师也能做调解员了。
刚开始的时候,调解员真的会打电话给原告、被告双方,问一下要不要和解。后来,调解员再也没打过电话,从头到尾都没联系过任何当事人,但程序上显示还是调解程序,还像模像样地有个调解案号。
后来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的时候还有调解机构收调解费呢,但是他明明什么都没干过,就是打来了几个电话就要收钱。但却是以法院的名义,发过来的收款账户却不知道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机构。
从你提交材料到网上立案系统的那一天,到法院内部系统的立案日期,中间相差的时间少说三个月吧,实际多久根本搞不清楚。
法院是不是应该最讲法律,最讲程序,最讲道理的机构?
其实我完全理解法院立案程序的延长,就是案件太多了,法官太少了。这与前面的问题是一样的,法官只能给一个案件三分钟,当然是因为案件太多了,没空管你太多。
但是,直觉告诉我,案子多,法官少,不就应该多招聘一些法官嘛。但是现在又实行员额制,据说员额制反倒是法官更少了,能干活的法官更少了,原先可以办案的非法官,现在反倒是不能办案了。我也不知道网上说的这些事情的真假,我连法律都不懂,更不懂法院了。
但我只认最基本的道理,案件太多,就应该增加法官。不应该通过拖延立案时间来解决问题,这不是个好办法,也不是一个正经办法。
我不相信连原子弹和航空母舰都能造出来的国家,法院立案的问题会解决不了。
法院立案的问题,起码是原子弹和航空母舰的难度的万分之一而已。只不过是因为这事太不重要了,根本就到不了天听而已。说白了就是,立案难只是一个屁大的事情,上到人大常委会,中到最高人民法院,下到各地基层法院,谁都不当回事。
反而律师最有动力推动这个事,但律师没有什么权力推动这个事情。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拖延立案时间,有权力的人根本不当回事,实在是太不重要了。
第三个问题,女人太多,男人太少,法官和专利审查员是性价比不高的职业
最近有几个法院的法官任免决定,十几个法官清一色的都是女性。真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法院里面开庭,已经比较难以看到男法官了。但不仅仅是法院,其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审查员队伍中,男人也不剩多少了,留下的主要都是女人,男人早就跑了。别跟我抬杠,说你发现男法官和男审查员还挺多的。我反正是个人直觉,并不是靠数据说话。你要抬杠那就你对,我错了。
这就涉及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异了。首先叠个buff,我妈、我老婆、我女儿,才是我最亲的人,其他男人的死活不关我的事。我不搞男女对立,但男人和女人是有客观差异的,智商和能力没有本质区别,但女人体力不行,擅长细致和有耐力的事情,对稳定性要求高,对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事情比较厌恶。男人冒险精神强,更愿意从事艰苦和收益大,危险性高的工作,但是对于长期坚持低烈度、高耐性的工作,完全不擅长。
当一份工作中男人越来越少,女人越来越多,只能说明这个工作就是赚的钱越来越少了,男人自然就跑了。我永远不可能做法官,也永远不可能做专利审查员。但直觉告诉我,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更神奇的是,律师这个职业里,男人也越来越少,女人也越来越多了。女律师的比例已经接近50%,但仅仅五六年前,女律师的比例还不到40%。今天,北京地区的女律师甚至超过50%。
我一直以来就是这个观点:决定一份工作的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给多少钱工资。法官和专利审查员,逐渐变成不是好工作,会给未来的中国带来什么后果?我也不清楚,也许是个好事?我不知道。
结论:
我说的这三个问题,也没什么好呼吁的,人微言轻。就是多说两句,让有权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吧。尽量别不解决问题,反倒是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我胆小得很,只要有人让我删,我马上删。
一年多没更新我的微信公众号,表示一年多我一定点进步都没有,没有任何思考。思考才有文章,没有思考就没有文章。
抱歉一年多没更新,刚更新就来吐槽,也不是传授什么专业技术。总的来说,虽然一年多没有更新,其实我的专业技术还是有进步的。有第一篇就会有第二篇,我会恢复更新微信公众号的。